关于城市广场公共性的思考
“广场”与“街道”是城市设计领域公认的西方城市最主要的两种公共空间。学者与规划师在对当代中国城市进行分析与规划时,也往往以这一“范型”(paradigm)作为其规划与设计城市公共空间的基础。在伴随经济改革而来的大规模城市建设的近...
王府井大街改造景观设计小记
从1999年起,我们便作为主要设计单位之一参与了王府井大街改造工程的景观设计工作。每年设计并建成一期,至今已经进入第三期工程阶段。项目涉及街道、广场、小品设施、店面改造等多项内容,一直与政府及其他相关的规划及设计部门密切合作,收获良多。 王府井大街的商业区地位是从晚清时期慢慢发展形成的,解放前夕,王...
城市广场的设计与研究
前言 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外部公共空间体系的一种重要组成形态,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它和城市街道绿地,公园,开放的城市自然风貌(山、川、湖、海等)共同构成富有特色的城市外部空间环境,在当代城市建设中,城市广场在城市设计,规划中,均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下简要分析不同文化价值对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影响及广场的...
新形式下的儿童公园游戏场地设计
1.现状及问题 儿童是现实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是需要我们去指引、帮助、关爱的。这是所有人的共识。但是我国儿童活动环境的整体水平却极低,基本上还停留在“沙坑+滑梯”的模式,强迫现在的儿童去接受千篇一律的游戏内容。 总的说来就是忽视儿童行为与心理的需要,公众关注程度与规划设计水平极不相称。 这是有历史...
安全盒子——北京传统社区中的儿童安全成长模式
1、创作过程 2005年IFLA-UNESCO学生竞赛的题目是“更为安全的城市和城镇”。联合国居住区协会实施了一项特殊的有关安全城市的计划,并就该计划寻求IFLA的帮助。因此,“更为安全的城市和城镇”便成了今年IFLA学生竞赛的主题,并希望其获奖项目成...
“记忆的边缘:圆明园遗址保护”的内容介绍
本作品荣获2003年第40届IFLA国际风景园林大学生设计竞赛二等奖(兹威•米勒奖)。 1参赛心得 竞赛过程虽然结束了,但对竞赛主题及竞赛本身意义的思索,却并没有就此终结,或许这就是此次竞赛对我们所起的最深刻的影响吧!反思本次参赛从选题、思考,到设计、完成的整个过程,感悟颇深。 第一,任何...
寻找远去的西湖
2002年初,收到了第39届IFLA国际风景园林设计大赛的通知,本届大赛的题目是:景观设计中废水的综合利用(IntegationofHavestedWaterinLandscapeDesign)。通知中要求:“设计的选址可以是一处城市公园或者特殊地点的开放空间,利用废水以及(或者)地表径流水进行景...
西湖文化的迷失与回归
全国许多城市,如杭州、惠州、颖州、潮州、福州、扬州、广州、雷州、兰州、西宁、桂林、许昌、寿昌、梅城、南昌、都昌、沈阳、富顺、津市、衡阳、商丘、天门等,都有自己的“西湖”,或都曾有“西湖”,素称“天下西湖三十六”。如果将&ldqu...
从区域到场所:景观设计实践的几个案例
基于对景观及景观设计的理解,"土人景观"多年来在不同尺度上的探讨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与技术,包括区域与新城镇,城市中心与街区,校园与科技园,居住社区,康体休闲地,风景区与保护地,生态基础设施,城市公园与绿地,场所与环境艺术,内容包括总体景观战略规划、总体空间规划,场地方案设计,场...
雕塑景观之我见
一、雕塑现状 高楼大厦能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雕塑同样具备成为城市标志的可能,当你走过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后,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恐怕不是那些近乎雷同而又毫无地域性可言的高楼,也不会是那些近乎一个模式的绿地草坪,而应是那些停留在公园、广场、或街头绿地中的具有地域符号的雕塑。好的雕塑能够帮助人们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