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一词,源于希腊文“缪斯庵”,原意为“祭祀缪斯的地方”。缪斯是希腊神话中掌管科学与艺术的九位神女的通称,她们分别掌管着历史、天文、史诗、情诗、抒情诗、悲剧、喜剧、圣歌和舞蹈,代表着当时希腊人文活动的全部。
1971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在法国召开大会,针对当今世界的发展,探讨了博物馆的文化教育功能与人类未来的关系。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国际博物馆协会从1977年开始,将每年的5月18日定为国际博物馆日,并每年为国际博物馆日确定活动主题。
历年博物馆日主题
1992年:博物馆与环境 (Museums and Environment)
1993年:博物馆与土著人 (Museums and Indigenous Peoples)
1994年: Behind the Scenes in Museums
1995年:反应与责任 (Response and responsibility)
1996年: Collecting today for tomorrow
1997年:与文物的非法贩运和交易行为进行斗争(The fight against illicit traffic of cultural property)
1998年:与文物的非法贩运和交易行为作斗争
1999年:发现的快乐 (Pleasures of discoverty)
2000年:致力于社会和平与和睦的博物馆(Museums for Peace and Harmony in Society)
2001年:博物馆与建设社区 (Museums: building community)
2002年:博物馆与全球化 (Museums and Friends)
2004年:博物馆与无形遗产
2005年:博物馆――沟通文化的桥梁
2006年:博物馆与青少年 (Museums and Young)
2007年:博物馆和普遍遗产
2008年:博物馆:促进社会变化的力量(Museums as agents of soci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
2009年:博物馆与旅游
2010年:博物馆——为社会和谐而在(Museums for Social Harmony)